七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雅盛书屋yasheng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银进墓始于秦始皇,传说始皇帝在墓中布下星空王阳,星空是用的夜明珠,海洋用的就是水银。秦以后的墓葬,设计时就已经考虑过地下水的侵蚀了,往往都会留出排水用的暗渠,而暗渠中一般都会灌注水银,这是从秦始皇开始流传的习俗。隋唐以后,水银剧毒几乎全民皆知,几个开采百年的水银矿也枯竭,产量锐减,基本上墓里很少用到水银填充暗渠了,不过在防水防潮这一点上,开始使用石灰填充砖缝,把地下墓壁渗出来的水吸收。这张照片里明显能看到土层中已经发现了挥发又凝结的水银痕迹,还有吸了水后的熟石灰,同时具备这两样东西的墓葬,只会出现在唐朝,而且必定是汉人的墓,不是关外少数民族。”陈二又指了一下坑壁颜色分明的土层:“地下土层能够产生明显颜色区别的时间段差不多是400年左右,这坑壁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颜色过渡,那最底下这层土沉积的时间大概在1200年到1500年前,那个时间,正是唐初。所以,综合来看,下面一定有墓,而且必定是唐墓。”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我接着道:“现在基本上能确定,易老对强哥说谎了,但我唯一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说发掘到地下几米深,都还没找到墓室,那墓室在哪。”
陈二摇了摇头:“撒谎的点就在这里,我认为他们找到墓室了,而且进去了,这张照片是找到墓葬以前拍的。”
陈二肯定的语气让我颇为疑惑:“为什么你这么确定?”
他抄起桌子上的一杆笔,随手掏出一张卫生纸,就在上面画了一个草图:“隋唐墓葬沿用北魏的墓葬制度,或者说当时整个黄河流域都沿承自北魏,多采用斜坡式墓道,会有一个倾斜向下并且不短的隧道,隧道顶端连接地面,开天井,隧道下方才是墓室。这张照片的位置,应该就是隧道顶端天井的位置附近。理由很简单,水银挥发以后是气体,气体都会向上浮,而不会就地找个墙壁钻进去。挥发的水印就会一直沿着墓室、隧道,一直飘到天井的位置,并且在这里没处可去了,便慢慢渗入顶端的泥土当中,重新凝结,就形成了照片上这种样子。所以,我说看到水银的地方,一定离隧道口的天井不远。”
卫生纸上画的墓室形状有点像一个盖在地下的碗,碗的侧面伸出一个吸管,直通地面。
李强深吸一口气,问我道:“你把这家伙带来,是未卜先知我们需要他解谜?”
我忙道:“我哪有那个本事!是这样的,他哥哥不是死在墓里了吗,他们摸金校尉的规矩,一家子或者一门的人必须替前人收尸。他要去那个墓里给他哥哥收尸,但知道九死一生,找了章大炮给他算了一卦,卦象显示他此行的一线生机应在我们俩身上,而且,他要去的,也就是他哥哥死在那里的那个墓,是唐墓!”
“唐墓?”李强皱了下眉头:“不行,他哥哥死的那个墓我们不去!能把陈大玩死的墓,也能把我们玩死,不去!”
我顿时急了:“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也多一个可能啊!强哥,这五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够我们找至少两三个墓,有可能找到虎符的都得去试一试啊!”
李强依然摇头,很坚决:“好死不如赖活着,陈大死的那个墓,我没有丝毫把握能让我们活下来,我不能让你陪着送命。”
李强的话差点没把我憋死:“找不到虎符,五个月后你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