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盛书屋【yasheng2.com】第一时间更新《激光:神奇的光束》最新章节。
眼睛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人们80%的信息、95%以上的工作都要靠眼睛来获取或协助才能完成。没有眼睛,世界就是一片黑暗。眼睛又是精密、娇嫩的组织,人们常用“眼睛揉不进沙子”来形容。所以眼睛就成为了人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是人的“第二生命”。由于眼睛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能首先引起眼科医生的注意。这样激光刚一出现,最先应用的医疗领域就是眼科也就不足为奇了。
矫正视力的激光“扳手”
不知是什么原因,目前人们患近视的越来越多。这部分患者戴眼镜有的觉得有碍美观,或影响某些运动性工作,而流行的隐形眼镜不但太累赘,而且还存在导致新的炎症发生的危险性。
既然人的眼睛如同照相机一样,可以调节成像的焦距,那么为什么不能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用旋转螺纹的方法来调节呢?这从理论上来讲是成立的,并且很早以前就有人设想过,但只是缺乏调整“螺纹”的“扳手”——精密的眼科手术器械。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这种设想又重新提起,并已经在动物试验和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意味着20世纪末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可替代眼镜的矫正视力的技术。
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可以用直接打断分子键的方法逐步去除眼角膜组织。198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沃森研究中心首次证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的角膜烧蚀非常精确,可达纳米级,对四周组织损伤极小。这是因为准分子激光器是通过破坏两个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来冷“切削”的。动物试验表明,在显微技术的配合下,采用这种技术甚至可以按度数来校正眼睛的屈光值,简直是妙极了。
为了更精确地控制角膜切开的位置和深度,东京大学部土肥健纯教授、医学部都乐西和教授,推出了采用带激光扫描系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开法。其特点是用氦氖激光扫描角膜表面,测出形状后,用准分子激光切除,因此提高了角膜手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此之前的1988年9月,前苏联已经研制出一种全自动的激光眼科治疗机,采用热蒸发的方法来实施PRK手术,此种手术在前苏联做了80例,在德国做了10例,据称都获得了成功。
青光眼患者的福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雅盛书屋】地址:yasheng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