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忙碌打消你的忧虑
卡耐基
“我永远也忘不了几年前的那一段日子。”我班上的一个学生马利安·道格拉斯告诉我们,“我家里接连遭受到不幸的悲剧。第一次我失去了我5岁大的女儿,一个我非常喜爱的孩子。我和我的妻子都以为我们没有办法忍受这个打击。可是,10个月之后,上帝又赐给我们另外一个小女儿——而她只活了5天就死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对任何人来讲都无法承受。
“我简直要疯掉了,”他继续说,“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也无法休息或是放松。我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信心尽失。无奈,我只好去求助于医生。一个医生建议我吃安眠药,另外一个则建议我去旅行。我两个方法都试过了,可是一直都不管用。我的身体好象被夹在一把大钳子里,而这把钳子愈夹愈紧。那种悲哀给我的压力——如果你曾经因悲哀而感觉麻木的话,你就知道我所说的是什么感觉了。”
“不过,所幸我还有一个4岁大的儿子,他使我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天下午,我正呆坐在那儿悲伤难过的时候,他跑过来问我:‘爸爸,你可不可以给我造一条船?’我哪里有心情去造船呢?我本来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可你知道我儿子是个很难缠的小家伙,最后我不得不照他说的去做。”
“我大概花了3个小时造那条玩具船,等到船弄好之后,我发现用来造船的那3个小时,是我这几个月来第一次有机会放松我心情的时间。这个大发现使我恢复了一些理智,我想了很多,这也是我几个月来的第一次思想。我发现,如果你忙着去做一些事情的话,就会忘掉忧虑。我在造那条船的时候忧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我决定让自己忙碌起来。”
“第二天晚上,我查看了每个房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列在一张清单上。有好些小东西如书架、楼梯、窗帘、门钮、门锁、漏水的龙头等等都需要修理。更奇的是,在2个星期以内,我列出了242件需要做的事情。”
“在那之后的2年里,清单上的事情大部分都已经完成。此外,也使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创造性的工作:每周抽2个晚上到纽约市参加成人教育班,其余的时间去小镇上参加一些公众活动。我现在是校董事会的主席,不但要参加很多会议,还要协助红十字会和其他的机构募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忧虑。”
丘吉尔在战事紧张的时候,每天甚至要工作18个小时。当别人问他是不是为那么重的责任而忧虑时,他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没有时间去忧虑。”
没有时间去忧虑,这也是查尔斯·柯特林在发明汽车自动点火器时碰到的情形。柯特林先生一直是通用公司的副总裁,负责世界知名的通用汽车的研究工作。可是,当年他却一贫如洗,要用谷仓里堆稻草的地方做实验室,家里的开销都得靠他太太教钢琴所赚来的1500美金。后来,他又用他的人寿保险作抵押借了500美金。我问她太太当时是不是很忧虑。“是的,”她回答说,“我担心得吃不下睡不好。但相反的是,我丈夫却很正常,他说他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忧虑。”
伟大的科学家巴斯特认为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能够找到平静。原因在于在图书馆和实验室的人通常都埋头在他们的工作里,不会为他们自己担忧。做研究工作的人很少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来享受这种“奢侈品”。
让自己忙着,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忙着就能够把忧虑赶出去呢?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定理,那就是:不论一个人多么聪明,他的头脑中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想一件以上的事情。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你现在靠坐在椅子上,闭上两眼,试着在同一个时间去想:今天晚上吃什么饭,明天上午要先去哪里办事。
结果如何?很显然,你只能轮流地想其中的一件事,而不可能同时想两件事情。从你的情感上来说,也是这样:在同一时间,一种感觉会把另一种感觉击溃。我们不可能既激动、热诚地去做一些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又同时因为忧虑而胡思乱想。
就是这么简单的发现,使得军方的心理治疗专家们能够在战时创造这一类的奇迹:当有些人因为在战场上受到打击而退下来的时间,他们都被称为患上“心理上的精神衰弱症”。军方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便是“让他们忙着”。
除了休息的时间,每一分钟都让这些在精神上受到打击的人忙碌起来,比方说、打猎、打高尔夫球、拍照片、种花栽树以及跳舞等等,根本不让他们有时间去回想那些战争场面。
“职业性的治疗”是近代心理医生所用的名词,很好理解,就是用工作治疗疾病。它产生已久,早在耶稣诞生500年以前,古希腊的医生就已经使用了。在富兰克林时代,费城教友会教徒也用这种办法。1774年,有一个人去参观教友会的疗养院,看见那些患精神病的病人不停地纺纱织布,尽管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尽人情,但那些病人唯有在工作的时候病情才能真正有所好转,工作能安定他们的神经。
工作——让自己忙着——是精神病患者最好的治疗剂。随便哪个心理治疗师都会这样建议。名诗人亨利·朗费罗在他年轻的妻子去世之后,发现了这个道理。有一天,他太太点了一支蜡烛,来熔一些信封的火漆,结果衣服烧了起来。朗费罗听到叫喊声立刻赶了过去,但还是晚了一步,她因重度烧伤而死去。
有一段时间,朗费罗痛苦得难以自拔,眼前经常浮现那可怕的场面。不过,他还有3个幼小的孩子需要他照料。虽然他很悲伤,但还是要振作起来。他不但要给他们洗衣做饭,还讲故事给他们听,和他们一同玩游戏,还把他们父子间的亲情永存在《孩子们的时间》一诗里。此外,他还翻译了但丁的《神曲》。这些工作加在一起,使他忙得简直脚打后脑勺,心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班尼生在最好的朋友亚瑟·哈兰死去之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让我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则我就会苦恼起来。”
对多数人来说,集中精力于工作或在工作中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不会受到忧虑的干扰。可是在下班以后——就在我们放松心情、放松头脑准备享受休闲快乐时光的时候,忧虑就会趁虚攻击我们。这时候我们常会开始想:”我们是否应该满足现实不再图发展?”我们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老板今天在会上说的那番话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或者我们的脸上是不是又多了几条皱纹。
我们闲下来的时候,头脑中常常会变成真空。有物理常识的都知道,“自然中没有真空的状态”。打破一个白炽热的电灯泡空气就会进去,充满了理论上说来是真空的那一块空间。
你的头脑空出来,也会有东西进去补充,这种东西通常就是你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像忧虑、恐惧、憎恨、嫉妒等等情绪都是由我们的思想所控制的,这种情绪都很强大,会把我们思想中所有平静的、快乐的思想和情绪统统赶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志怪书》《万人嫌断情绝爱后》《黑之书》《山野小闲农》《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微信读书】《斗罗:七杀惊绝世》《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岁岁平安》【穿越九九】
雅盛书屋【yasheng2.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味无穷的哲理美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