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第六百七十一章 招工风波

行走的大羊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雅盛书屋yasheng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七十一章

招工风波

如今仰光船厂的修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廖铭禹不惜花费大量资源积分将分基地升级,随之而来船厂的规模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增加。

也不得不佩服基地内部建设的效率,三个干船坞基本完成,设备都已就位,其中一个已经可以开始组装船体框架。

特别是那些基地仿生技工,干活那叫一个高效,好像他们就是为此而生的,除了工作吃饭不用去想任何事情。

可因为系统的限制,他们在数量上也存在不足的情况,一座船厂的生化工人数量虽然可以达到500人,但在这个自动机械化不足的时代,很多地方还是需要人数来补足。

所以廖铭禹不得不抓紧在民间的招募,只要通过审查,条件合适的百姓都可以前往工厂工作,尽可能增加生产线的效率。

于是一夜之间,在仰光、勃固、曼德勒、这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乡镇周边多出来数个临时征召点,公布的用工酬劳也是相当丰富,所以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和观望。

……

“昂基,你们快一点,再磨蹭就赶不上了!”

人群后方,一个干瘦的白发老者正用缅语使劲招呼,着急忙慌的往前面的报名点赶去。

“知道了,知道了…”

在他身后跟着两个头戴藤帽的年轻人,看面相很显然是兄弟二人,小麦色的肤色,虽然都有些纤瘦,不过身上的肌肉线条倒清晰分明。

“丹,快些走,不然阿爹又要不高兴了。”憨厚老实的大哥昂基有些担心父亲发脾气,急忙催促着弟弟。

只是与人群里那些跃跃欲试的缅甸人不一样,那名叫丹的少年表情散漫,满脸的不耐烦,似乎不太乐意到这里来。

“丹,快过来看看,那上面写的啥?”

老者几人好不容易挤过人群来到公示处,上面用中文和缅语写了好几行招工告示。

老者和昂基都不会识字,也就几年前,小儿子丹在勃固城里的英国人学的教堂帮忙打杂时,跟着神父学了一些识字基础,基本看得懂缅语和一些英文。

满脸不悦的丹被拉到了前面,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中只能照着公告念了出来:

“仰光港口工厂需劳工若干,凡四肢健全,年龄合格的报名者,审查通过后即可上岗,每人每月酬劳10块,大米10公斤…”

“我滴乖…每个月十公斤大米还有油盐?”老者被这丰厚的报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自己这小儿子。

“别高兴太早,上面写的,最起码要去仰光待三个月,期间不可以回家,也不可以外出,天知道到了那边会怎么样。”

丹对这些官方的告示根本不屑一顾,语气中满是轻蔑和怀疑。

老者这时也低头思考起来,毕竟以前日本人就是这么忽悠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去做苦力开矿或者挖战壕,最先承诺的东西没有一个能兑现,反倒死了不少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

明末钢铁大亨 历史 / 连载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320万字一年以前
军工科技 历史 / 连载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1035万字一年以前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历史 / 连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659万字25天前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历史 / 连载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旱地惊雷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157万字一年以前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历史 / 连载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小兵哥
称霸非洲十几年的骨灰级雇佣兵龙战,一夕之间穿越美剧《海豹突击队》成了最强海兵。这才只是开始!边境偶遇特种兵庄严、招个送货工人叫冷锋、猎人学院高薪请做教官、与爱狗狂魔基努里维斯一起暴虐黑帮、索马里黑鹰事件一战成名……各种熟悉的影视剧剧情一幕接一幕惊现,龙战迎接一个一个挑战,踏上了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377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