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

雅盛书屋【yasheng2.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这船还是不够快!若是能放开限购,买一条蒸汽轮船,那才带劲啊。”1704年8月22日,第乌岛三号码头上,刚刚上岸的满孝锋感慨地说道。

说实话他的动作挺快的。从在大安城见面,然后在塔城港接上任、装上货,然后经巴林岛抵达第乌岛,前后也不过月余时间,堪称效率极高的典范了。

不过这也托了西南季风的福。强劲的西南风及顺时针洋流让船只航行得如同火箭一般快,他们出发前带足了食物和饮料,因此无需在中途过多停留。除了在巴林岛卸下了一些人和货物外,他们一路顺风顺水,快速抵达了第乌县,第乌管委会的首府城市。

第乌县原本的面积是很小的,仅仅只有一个第乌岛。但经过展界之后,目前总面积已经高达两千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了两万五千,经济发达,社会秩序安定,在越来越混乱的印度次大陆上是再好不过的避风港了。

与之相比,浅岛县的人口就要少很多了,还不及第乌的一半,面积差不多也是一半。经济要差很多,人均收入也远远及不上第乌,未来若是不能另辟蹊径的话,怕是只会越落越远。

“不是说这里的印度人都运去阿拉伯半岛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进入到码头附近一条主要的商业街之后,满孝锋看到了不少印度人,甚是奇怪,因此问道。

“可能是印葡人吧,东家。印度人和葡萄牙人混血,老实说我不是很难分清他们和普通印度人的区别。”一名护卫说道。

“不,刚才走过去的几个人不是印葡人,就是正儿八经的印度人。你知道的,拉杰普特地区的印度人多多少少有一些高加索人种的血统,这让他们看起来有点像印葡人,但我能区分他们。”跟随满孝锋下船的一名新华夏开拓队官员说道:“我曾经在塞拉莱港担任过教官,和那些拉杰普特人接触过整整两年。后来又在拉杰普特地区指导亲东武装如何搜集情报,所以对他们也非常熟悉。这就是印度人,地道的印度人!事实上,第乌县原本的印度人确实被运走了,但现在又来了很多新的住客,管委会给他们发放了长期居住许可。这些人目前总数在三千人上下,不计入本地人口数量,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有的在这里生活好几年了。”

“他们的来源并不复杂。”这位官员又补充说道:“部分是印度西北部亲东武装的上层家属、亲朋好友什么的,他们居住在这里,既是安全保障,同时也是人质,管委会方面免费给他们发放长期居住许可证。部分是逃亡过来的西北印度的官员、富人,这些人需要缴纳很大一笔现金才能获得居住许可,大概每个人五百法币的样子,老实说,给第乌县财政提供了不少收入。最后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印度商人,他们与我们有生意上的联系,就购买了居住许可,经常在此居住,有时也会返回老家采买货物,处理各种人情关系。”

满孝锋一听就明白了。确实,第乌管委会要想深入干涉西北印度的局势,那么势必就要和印度人多接触,军事征服、扶持割据政权、贸易掠夺等等。时间长了,必然会有一大批听话的傀儡军阀、买办、政客效劳。这些人你总要给点好处吧?经济激励是一部分,给予他们的家属以庇护权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就比如如今居住在第乌县的那些印度商人,说难听点,哪个不是出卖印度利益为东岸商业入侵铺路的买办呢?他们从印度内陆运来布匹、生丝、干果、皮革、香料、宝石等商品,然后在第乌交由东岸人开办的各类商行收购——比如著名的东非运输公司、利和商行等——商行收购后,再运输至各地赚取利润。

其中,东非运输公司专营新华夏、南非一带的出口生意;利和商行则在东南亚一带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与台湾银行合作,将印度商品输入苏门答腊等地,换取当地的胡椒、檀香木、黄金。然后又通过台湾银行、东岸日本公司、东岸朝鲜公司的渠道,把东南亚商品输入到中国、日本和朝鲜,换取当地的特产商品,最后运输到开普敦自由港与人交割。

毋庸置疑,他们在东南亚买卖商品是触犯了荷兰人的利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敢用武力阻挠,在多次抗议未果后,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设置障碍,加强巡逻,驱赶任何可以船只。但官方渠道不行,走私活动却很难禁止,无论是当地的土人还是荷兰居民,都有很强的与东岸人进行走私贸易的冲动。更何况,巡逻船也是可以贿赂的,所以这种行为根本无法禁止,已经成为一项极大的产业,就连荷兰东印度公司内部,都不知道有多少腐败分子牵涉其中。

依托着这些对外贸易,第乌管委会财源滚滚,如今不但在辖区内挥金如土,大起楼堂馆所,居然还有余裕补贴巴林、吉布提这些苦哈哈的地方资金,每年数额高达六十万圆之巨。

“又从孙科长这里学到了不少。”满孝锋哈哈一笑,然后一指路边高悬的一张酒家旗幡,道:“已近中午了,不如先去那里吃顿饭,然后再谈别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雅盛书屋】地址:yasheng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民国投机者 历史 / 全本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839万字一年以前
首席御医 历史 / 连载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606万字一年以前
我的谍战岁月 历史 / 连载
我的谍战岁月
猪头七
他是深藏敌人内部的红色‘火苗’。他是身手敏捷、功勋卓著的红队队员‘陈州’。他成功打入军统,军统戴春凤的爱将。他是程千帆,一个坚定的红色战士!“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他的故事从1936年的初春开始……企鹅群号:78697817
955万字11天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
抗日之军武系统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329万字一年以前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