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第1章 家族黑历史(1 / 2)

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雅盛书屋yasheng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

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场“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不过在邑中一处宽阔的马厩中,却有个赵氏少年对这所谓的“德泽”嗤之以鼻,他用没人听得到的声音嘀咕道:

“京剧和电影里尽是胡编乱造,我来到了这时代,才知道,世上压根没有屠岸贾这个人啊!”

“好奇害死猫啊,我就不该乱问自毁三观的,谁曾想到,剧本里的贞洁烈女赵庄姬,也就是我这具身体的太祖母。她居然,居然是个丈夫死后,就穿着丧服勾引叔叔上床的淫妇。在奸情被撞破后,又作死向国君进谗言灭了家族满门,真是红颜祸水啊!”

少年不住地摇头叹息,他尚未及冠,锥形髻上只裹了条青色帻巾,上衣左衿紧紧压着右衿,在右腋下结缨,形成了华夏人崇尚的右衽模样。可他的下身,却随意地套着一条袴褶,这是从狄地传入的外来货,形似后世的裤子。这一结合,颇有些不伦不类,要是被赵氏之宫里那些死板的家师、家傅瞧见了,定然又是一顿口诛笔伐。

他在充斥着牲畜气息的厩苑里,显得卓尔不群:虽容貌平平,但那双剑眉衬得一双眼睛格外精神;且眼窝微陷,鼻梁略高,似乎有部分戎狄血统;他手脚干净不像是干过重活的,脸色红润,牙齿整齐,显然是位衣食无忧的肉食者。却不知,为何跑到了这下贱肮脏的厩苑里?

而且,他也不干活,就这么叼着根牧草,悠闲地坐在木质马槽上,管理厩苑的赵氏小吏对此却只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有刚来的厩吏想上前去用鞭子说教一二,却被前辈们揪过来就扇了一巴掌,“贼!你可知道那是谁?”

“谁?”

“是无恤小君子!”

那个刚从外邑调来的厩吏捂着脸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这事情还在赵氏之宫引了一场轰动:这位小君子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在燕飨时居然当众箕坐,向他父亲赵鞅行礼时居然不下拜顿,而是用了地位平等者的空手礼!

这还了得,于是他被怒不可恕的宗主和主母痛斥一顿,罚到厩苑来思过,至今已经一旬了。

虽然此子是主上四子一女中最不受待见的贱庶子,可君子就是君子,行冠后至少能做一下大夫,领百户之邑,的确不是他这等皂隶小人得罪得起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诡秘:魔女家的二五仔》《人类幼崽废土苟活攻略》【小说迷】《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创读小说】《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大闲人小说】《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覆汉 历史 / 连载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564万字8个月前
留里克的崛起 历史 / 连载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1319万字13天前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
寒门崛起 历史 / 连载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642万字一年以前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历史 / 连载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1074万字19天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