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谣

第三十三章 采莹石

天才一秒记住【雅盛书屋】地址:yasheng2.com

三十三、采莹石

过了二月二,年节就算过完了。一天,郑队长把于海山、韩文义、高志远、李永和等七、八个人找到生产队办公室,说道:“今天找大家来,是有一个活儿让大家去做。为什么要找你们几个,这是生产队委会研究决定的,你们几个年轻力壮,这还不是主要的,因为年轻力壮的有的是,更重要的是你们胆大心细,干活认真,因为这个活来不得半点儿马虎。是什么活呢?就是挖莹石。三道沟阳坡有条莹石线,夏天我领人去那挖来,一直往山里伸进去,说不准里面可能更好。我也到公社打听来,说要真能挖出来,有人就能开车来拉,咱们就能坐地卖钱,说一吨几百元,可是个挣钱的活。还不用往外面跑,守家在地,就能把钱挣了。但这个活需要心细,因为得需要炒炸药、放炮,所以,就挑选你们几个先试试,如果莹石真多,能成气候,够开采的价值,那我们队可就发财了。”

最后他问大家愿意不愿意干?

冬天,生产队除了牛羊倌饲养员外,社员都没活干。虽冬天干一天活才六分工,可那也比待着强啊!所以,生产队只要一有点活儿,如下大雪需要清理牛羊圈什么的,社员是争着抢着干,去晚一晚就干不上。生产队选他们几个人打莹石,那就是天天有活干,天天能挣工分,那是巴不得的呢!所以,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干!”

这个活最危险的是炒炸药和放炮。炒炸药是把木匠铺里拉锯掉下来的木屑,放入锅里加热炒焦成黑色,再按1:4的比例,掺到生产队买的化肥——硝酸铵里拌匀,还得用碾子压碎。这步步都得小心,说弄不好,容易引起爆炸。还需要当天炒当天用,不能搁,搁也容易引起爆炸。还有就是放炮,放炮需要胆大心细,胆小了不敢去点,心不细,确定不了点没点着。

副队长于海山领着,他对高志远和韩文义说:“你俩心细,干活认真,炒炸药的活就由你俩负责。”

从此,他俩每天晚上收集好木屑,第二天早早吃了饭,就开始炒木屑,炒好放进硝酸铵里掺好,再上碾子压。好在,每天用不了多少,配制五、六斤就够一天用的了。

他们配制好炸药,于海山便领着他们上山了。三道沟离村二里多路,一会儿就到了。到了山上,选好地势,他们便开始用钢钎子打眼。一人掌钎,一人抡锤,抡锤累了,两人互换。

数九隆冬,岩石冻得像比钢还硬,一锤砸下去,钎子只划道白印,震得手腕生疼。一个放炸药的眼要打二尺多深,得费多少力气啊!冬日天短,两人一天打出两个眼来,太阳就压山该收工了。

歇着的时候,韩文义道:“你说夏天来挖来,多省事。这冬天,冻得当当的,一锤下去,像弹个脑壳似的!郑队长想一出是一出,明天也让他来试试,就知道了。”

于海山道:“夏天都忙着莳弄地,能分出人来打莹石吗?你就是怪话多!不愿意干,说痛快的,明天换人。”

于海山的性格大家都知道,就是太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半点驳回。不过,他领着干活,倒是尽职尽责,这也是郑贵山让他当副队长的原因。高志远有时也想,郑贵山别看活计不赢人,却会用人;用干活下力忠心耿耿的于海山当副队长,他的任务就是领着人干活,这让他放心;用能写会算主持公正的张文清当会计,保证账目清楚分配公平;用不怕得罪人铁面无私的魏金花当夜校校长,只有她能管住那些令谁都头痛的大妇女了……正是有这些实干的服众的人给他拉磨,所以生产队才年年取得很好的成绩。

韩文义看于海山恼了,也只得说:“我就说说这个事,也没说不干啊。好容易有个活干,挣点工分,怎么能不干呢!”

“干,就好好干,别说怪话。”

韩文义也自我解嘲地说道:“不说不笑不热闹嘛!你不用我,谁放炮!”

确实,韩文义是放炮的高手,真正胆大心细,天天要收工前,必须把所有的炮眼都封好,里面一尺深放装好的炸药袋,外面一尺深用土砸实,然后大家下山,留韩文义一人,他看大家走远了,便挨个点着,他再跑下山,等他追上大家,炮也响了。

你别说,装有擀面杖粗一尺长个炸药袋,响了后,能把冻土崩出锅台那么大个洞来。七、八炮相呼应,就能炸一间房子那么大的面积,就够清理两天的。清理时,要把废石推下山去,把莹石挑出来,抬到车场(就是车能到的地方)去。

现在想想,那时既没有采矿证,也没有防护措施,像小孩过家家一样,说挖莹石就挖莹石,不是笑话吗?

韩文义和高志远照例每人拿一本书,歇着的时候,他俩便找一阳坡弯,坐那读书。韩文义拿的是借孙雅洁得奖的《唐诗三百首》,他向高志远道:“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见了诗,就有点儿爱不释手。这唐诗,有的太深,怎么看也看不懂;有的又不那么深,看着注解就能明白。”

他翻到了一页,指着一首说,“你看这首‘山居秋暝’就不太难,能看懂了。读着这首诗,眼前就出现一幅画:秋天一场雨过后,明月照着松林,清泉静静地流着,竹林里响起说笑声,是洗衣服的妇女回来了,荷花摇动起来,是小船划来了。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而且,按你说的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果然如此。‘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竹’对‘莲’,……,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高志远听着韩文义的解释,不觉惊呆了:从来没接触过诗词的他,刚刚读唐诗,竟理解得这么深这么透,真是各人一段才,他是真有诗词歌赋的天赋啊!他不禁赞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你刚开始读唐诗,就理解得这么透,真是天才!你还说让我给你讲唐诗呢,我应该听你讲唐诗了。你听听你刚才的解释,简直就是一首诗。”

韩文义被高志远夸得不好意思,又说道:“那首好懂,看了就能明白,可有的——”他指着韩愈的《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道:“你看¬¬——‘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不用说懂了,连字都不认识,像故意找些生僻字难为人似的。”

高志远道:“太难的,你可以不读,选好懂的,你觉得有意思的读。随着你越读越多,理解越来越深,难的也就好理解了。”

韩文义突然露出羞涩地笑,说道:“我仿照《山居秋暝》也写了一首,不怕你笑话,你看看,给我批改批改。”

说着,拿出一张纸来,只见上面写道:

挖莹石

天上太阳照,山间白云飘。

锤声叮当响,社员干劲高。

莹石堆满坡,凯歌唱妖娆。

无意发大财,人人面带笑。

高志远看着,对照着《山居秋暝》,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便道:“你真有诗才,读着读着都做上了。好差先不论,你这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韩文义笑着道:“这作诗可真难!可不像编荤段子,荤段子只要合辙押韵就行,作诗还得对仗,难死了。有一次我和林木匠对战荤段子,林木匠说:“你这孩子生来的怪,见着死孩子往家拽,先吃后大腿,后吃馕馕踹,你说你怪不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红山谣》转载请注明来源:雅盛书屋yasheng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辞金枝 都市 / 连载
辞金枝
冬天的柳叶
辛柚天生一双异瞳,能偶尔看到他人将要发生的倒霉事。这是她的烦恼,亦是她的底气。京城吃瓜群众突然发现:少卿府那个寄人篱下的表姑娘硬气起来了!
139万字5个月前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 都市 / 连载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
坟土荒草
随父母流放苦寒之地的卫宜宁孤身一人回到阔别八年的智勇公府。夫人包氏:很好,又是一枚好棋子。府里诸位少主:很好,又来了个好拿捏的软柿子。卫宜宁:很好,一堆草包加饭桶,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收拾干净。.../p
48万字一年以前
重回1982小渔村 都市 / 连载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680万字1个月前
沧澜道 都市 / 连载
沧澜道
墨书白
【中午12:00日更,前三章入V当天一起发开业红包】洛婉清十九岁前,是名满江南的杏林千金她有着温和有礼的未婚夫江少言,有宽厚仁爱的父母,人生一眼到头,满满都是安稳。直到十九岁那年,官兵闯入她家府邸,满门男丁抄斩,女子流放,她在牢狱中苦等唯一的希望,想等着江少言为她沉冤昭雪,救她于水火可等啊等,她只等来了一把匕首,一包毒药江少言告诉她,边境长路漫漫,让她记得为他守贞。于是她拿着那把匕首,在离开大狱前
113万字4个月前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都市 / 连载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木辛三土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257万字26天前
昼伏 都市 / 全本
昼伏
春意夏
在众人眼里纪时昼对谁都很友好,唯独对待方霁的态度恶劣,仿佛对方是一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而方霁还真是。被纪时昼命令脱掉衣服时方霁没反抗,事后才忧心忡忡地问:“小昼你喜欢男人吗?”纪时昼一点都不想回答这个蠢问题。五年前那个春天,是他把遍体鳞伤的小狗捡回家,并亲口告诉方霁一切都会过去。五年后的如今,所有人都觉得纪时昼对方霁不够好。只有方霁不觉得。而事实上,是人类离不开小狗。年下差两岁纪时昼x方霁口嫌
33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