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见辉光》转载请注明来源:雅盛书屋yasheng2.com
范宁再次睁眼时,眼里还是天花板。
“醒来了?卡洛恩·范·宁先生?如果现在精神尚可的话,我们就聊聊吧。”
说话的声音应该就离自己两三米。
范宁起身,撑坐于硬板床床沿,这是一个小房间,四面灰色墙壁,两张红木桌子。
碳化灯苍白的光线,打在桌面仅有的笔纸和一个竖纹玻璃杯上。
杯子里的水透着冷光。
对面坐着两名警察,服装笔挺,身材魁梧,面容严肃。
其中一位拧开了钢笔帽:“自我介绍一下,纽曼·埃伦斯,乌夫兰塞尔警安署高级警督,负责内莱尼亚街区治安工作。你的基本身份我们已经了解,说说昨晚那件事情吧。”
“我睡了一整晚?还有,这是要审讯我?”范宁心中狐疑。
原主的记忆正在缓慢融合,但很多关键性的信息还是缺失。
他心中没底,刚刚穿越就遭遇这么诡异莫名的事件。
他既不清楚舞台上的人形烟熏状轮廓是活人的非正常死亡还是恶作剧,也不确定自己是无辜的当事人还是...始作俑者?
定了定神,范宁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低沉:“好的,埃伦斯警官,我需要说什么?”
这是霍夫曼语,提欧莱恩帝国的官方语言,人口比例最大的霍夫曼人所用语。
“和昨晚有关的,你知道的,经历的,从你认为需要的起始处说起。”
“好的,警官。”
范宁勉强整理起思绪,语速缓慢:
“我的专业老师,安东·科纳尔,音乐学教授,也是作曲家,在他艺术生涯的后一段时间里,痴迷于研究格列高利时期之前的古代音乐。”
“各位能感觉到,相比人类其他艺术形式,音乐流传的时间跨度其实很短,我们在音乐厅能经常听到的那些作品,创作时间绝大多数不超过300年前。这主要是受制于录音技术,也和音乐特殊的传播形式有关。”
“说重点。”警察们面无表情。
范宁点头,语速并无变化:“作曲家格列高利生于新历430年,离现在已经过去了480多年,在音乐史上已属于中古时期,作为划分时代的分水岭之一,他的作品有其研究意义,但在当今已经很少上演。
“因此,时间再往前,安东·科纳尔教授的研究领域实属冷门、偏僻,资料找寻难度极大。”
“大约几个月前,安东老师得到了一叠音列残卷,简单说就是写有音符序列的纸张。经初步判断,它们的诞生时间远远早于格里高利时期,甚至可能不在新历,属于第3史的古物。”
“后续其实比较简单,略过专业性的过程不谈,安东老师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我作为他最亲密的学生,也经常去他家,参与到一些小型聚会讨论中。”
“昨晚是周五,班级例行公开课,地点在学校教学小厅,探讨一些室内乐创作手法。安东老师指导,我弹钢琴,另有几个小提琴手,做了一些演示。听众大约二三十人,都是学生。”
“安东老师如往常一样,在上课期间夹带研究私货,反响平平,甚至有人提前退场。”
“倒是临近结尾,有两个同学对古代音乐素材表现出兴趣,上台和我做了一些交流。我们轮流演奏,又轮流到台下试听效果,给予演奏者反馈。”
范宁说到这时,脑海中又浮现起昏暗中的两具人形轮廓,不确定是否是这两位同学。
“其他人逐渐散场,安东老师好像也有点急匆匆,没和我多说什么就离场了。”
“从我坐在台下第一排试听期间开始,记忆发生了断片。再后来就是从黑暗中醒来,看到的场景,想必警官已经知悉,最后我害怕,从室内乐厅跑了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胆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雅盛书屋yasheng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