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雅盛书屋yasheng2.com
雅科夫意识到什么,微微点头,露出一副了然的神色。
左右看了一下,将林岭东的名片收好。
手一翻,又将自己的名片拿了出来,塞进林岭东手中,低声的说道:“我就住在楼上,晚餐之后给我打电话。”
跟中方的负责人打过招呼,林岭东便率人离开。
嘎子一路介绍,林岭东也对哈城有了不少了解,到这里,已经是道外区了,总共17条街,全是百年建筑的老街区,建筑破破烂烂,清一色的欧式风格。
而地理上,哈城的位置也极其特殊,是欧亚第一铁路桥的重要枢纽,除了海路之外,欧亚总共两座大陆桥,第一条从海参崴登陆,穿过新西伯利亚,经过彼得洛夫斯克,到达莫斯科。
从莫斯科,可以进入法国德国,覆盖欧洲。
第一大陆桥全长一万多公里,由十八世纪的英法俄各大国共同修建完成,但是很可惜,冷战之后欧洲掀起铁路,将大陆桥拦腰截断了。
第二大陆桥,则从华国的连云港进入,横穿数个省份到达新缰,经中亞哈萨克斯坦转一圈,并入莫斯科。
哈尔滨,则是第一大陆桥华国枢纽,由黑河出关,进入布拉戈维申斯克,参加进入苏联的铁路网络。
整个三北地区,几乎都从哈尔滨过。
在这边扎根,出口俄国的路子是稳妥的,天然优势。
出口的大本营,就是道外这一片老城区。
在满朝时期,俄国人曾大规模参与建设。
总共十七道街,几乎全是批发市场。
其中道外北七道街,便是电子电器的批发商场,销售链条辐射整个东三省,只稍显不同的是,这边的皮草店实在太多了,在电器市场也有不少的店面,东北的皮毛贸易极其鼎盛,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出产的貂皮狍子皮,都深受俄国人的喜爱,内销加工也是一片繁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